南京建邺:社区党群服务中心“建好”更要“用活”

一大早,32名孩子进入“爱心暑期托管班”,开启活力一天;日头渐高,图书馆内凉意沁人,居民们三三两两前来享受阅读的乐趣;夕阳西下,“小奥帮帮团”带领的减脂操、普拉提和古典舞课程开启……
在南京市建邺区奥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热闹从清晨持续到日暮。这是当地探索社区服务集成供给新模式的生动缩影。
据了解,建邺区把“打造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集成供给样板”列为2025年度基层党建“书记项目”。成效如何,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建邺区奥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景。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
服务时间做到了“朝9晚9”
“佟佟,你看这个耳朵扎歪啦!”奥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室内,10岁的佟佟小手攥着一束干稻草往已经扎好的草圈上绕,暑托班负责人王赟手把手地教,一只歪着耳朵、裹着碎花布的稻草兔子玩偶很快有了雏形。
“我们这一期暑托班计划招收25人,最终报名超出了8个人。”王赟告诉记者,一周一期的课程,基本上一开放预约就订满了。以多功能室的课程为例,服务时间更是做到了“朝9晚9”。
晚上7点,尽管已是下班时间,奥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居民依旧络绎不绝。白天用于暑托、堆满课桌的多功能室此刻悄然退出——25张课桌整齐码放在走廊,腾出的空间宽敞明亮,一场由社区“小奥帮帮团”组织的减脂课程火热开场。
“一节课才20元,很划算。晚上来这里运动一下,既能放松自己,又能锻炼身体!”海棠园小区居民王丽娟边擦汗边说,“小奥帮帮团”的课程采用“一周一报”的灵活模式,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。
奥体社区党委书记闵瑞在社区工作已有十余年。过去,如何吸引更多中青年参与社区活动,是个难点。这些年来,他见证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日益丰富,除了办事服务台、警务室、政法网格驿站等基础功能,还新添了居家养老日间服务、宁小蜂驿站等服务阵地。
目前,奥体社区党委立足辖区居民的多元需求,整合资源打造“奥体+”服务体系。“小奥帮帮团”作为核心项目,开设有六大项目,其中“夜校帮”每晚都会推出不同主题课程。
“你瞧这儿安排多实在:上午去防震减灾馆体验地震模拟,回来是用电安全课,下午又跟着做手工,孩子整天手脚不闲,还能学到真东西。暑托班真是解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大难题!”来接孩子的居民才先生说。
晚上,奥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室,市民正在体验减脂课。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
试点“一街一样板”
党群服务中心是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,关乎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。
“我们社区有6个小区,约1.2万常住人口,结构上老年人占四成左右。在非假期时,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相对丰富,但对青年群体关注不多。”闵瑞说,今年开始,社区依托网格员、党员楼栋长“户户访”,结合人口普查数据、12345热线、人民建议征集等,分层分类摸需求,社区建立“高频次需求清单”,梳理出受青年人欢迎的课程。
“卷”服务,是否意味着基层负担加重?奥体社区的做法是,由社区为居民免费提供场地,引入社会组织作为“资源整合者”,而社会组织能够主动链接周边专业机构,以较为优惠的价格提供高品质服务。“普惠公益+优质低偿”模式的结果,是社区减负、居民得惠、机构获利的共赢局面。
据了解,今年以来,建邺区选取当地7个社区“一街一样板”开展试点,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实现“大门常开、场所常用、活动常办、服务常抓、群众常来”。
这不,江心洲居民张国莲最近没事就往洲岛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跑。原来,他们社区引入了社会组织,开展收纳、烘焙、手工等培训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她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。
“洲岛家园是岛上居民回迁房小区,有大量全职妈妈,为她们开展一些技能培训很实用。”洲岛家园社区党委书记贺玲表示,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集成供给试点,一个目的就是结合社区人群结构,开展全时段活动、满足全龄段需求,注重突出契合居民需求的特色服务项目,努力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最大效能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摸排居民所需,建立高频次需求清单,切实提升阵地功能,更好服务居民群众。”建邺区政府相关人士表示,如此探索的目标很明确,那就是: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要“建好”,更要真正“用好、用活”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